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质量 > 正文

医学伦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来源: | 发布日期:2025-06-26 】

◆ 课程编号100413

◆ 英文名称:Medicol Ethics

◆ 适用专业临床医学、定向麻醉学、医事法学、口腔、预防医学医检技术

◆  32 ,其中理论教学24学时,实践教学6学时,考试2学时

◆ 选用教材:《医学伦理学》(第5版) 王明旭、赵明杰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5

一、课程简介与教学目标

医学伦理学是高等医学院校各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医学伦理学是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联系最紧密、影响最深刻和最直接的交叉学科,是生命科学技术与卫生事业发展的政策、策略与立法的基础,具有实践性、跨文化性和全球性。本课程旨在研究各个时代的医德关系和医德现象,揭示医德的起源、本质、作用和发展规律,研究医德评价的标准和方法,力图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医疗体制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的现实问题,尝试对现代医疗生活中出现的种种令人费解的道德难题加以探讨,并进行多方面的实践归纳和深层次的理论分析,回答现代医疗实践和医学发展中提出的伦理难题,教育和引导学生加强医德修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作一名高尚医德的医务工作者。

二、教学方式与方法

医学伦理学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同时采用启发式、案例式、互动式等教学方法。要求学生自学,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包括收听、收看相关医学道德的节目和医患关系方面的书籍。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结合。

医学伦理学课堂教学(包括讲授基本理论和适量课堂讨论等)和课外教学(包括观看相关音像)相结合。在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力争融知识传授、能力培育、素质提高于一体。

三、教学内容概述

 

第一章   绪论

(一)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医学伦理含义、研究对象研究意义和方法;熟悉伦理学的含义及基本类型;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对医学伦理思想的影响(宗教、哲学、文化等);熟悉医学伦理思想的演化历程;医学伦理思想的代表人物和经典文献、典故等;掌握现代医学伦理思想的核心问题。

(二)知识点提示

1.主要知识点:

第一节 伦理学与医学伦理学

一、伦理学的含义、类型、研究对象

二、医学伦理学的含义、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

三、医学伦理思想的历史发展

第二节 学习医学伦理学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个体意义

三、现实意义

第三节 学习医学伦理学的方法

一、理论性方法

二、实践性方法

2.重点:

1)医学伦理学的含义和类型

2医学伦理思想的历史发展

3学习医学伦理学的方法

3.难点:

1医学伦理思想的历史发展

2学习医学伦理学的方法

(三)教学内容

1.了解

医学伦理学学科成熟的标志、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不同文化对医学伦理思想的影响(宗教、哲学、文化等)。

2.熟悉

伦理学的含义及基本类型;医学伦理学的研究内容医学伦理思想的演化历程;医学伦理思想的代表人物和经典文献、典故等。

3.掌握

现代医学伦理思想的核心问题基本的医学伦理学的学习方法

(四)思考题

1.辨析“伦理”和“道德”的区别和联系。

2.古代医学职业准则建立的意义与价值是什么?

3.健康权利思想是怎样形成的?

4.常见的医学伦理学研究方法有哪些?

5.为什么要学习医学伦理学?

(五)参考书目与文献索引

1.《生命伦理学,邱仁宗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2.《病人的权利,邱仁宗著,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6年。

3.《生命伦理学的基础,恩格尔.哈特著,范瑞平译,湖南科技出版社,1996 年。

4.《追寻美德,麦金太尔著,宋继杰译,北京:译林出版社,2003年。

5.《生物医学伦理学》,施卫星等著,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

6.《医学伦理学探析》,杜治政著,河南: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年

7.道德形而上学的基础》,康德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8.《论自由》,密尔著,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年。

9.《自由论》,伯林著,北京:译林出版社2003 年。

10.《正义论》,罗尔斯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年。

                     

 

   医学伦理学的基本观点和理论

 

(一)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医学伦理学的其他理论;熟悉生命神圣论、生命质量论和生命价值论的发展过程;掌握美德论的内涵、运用和评价。

(二)知识点提示

1.主要知识点:

第一节 生命观与死亡观  

一、生命观

二、死亡观

第二节 医学伦理学的基本理论

一、美德论

二、后果论

三、道义论

第三节 医学伦理学的其他理论

一、伦理相对主义与境遇伦理学

二、生命政治学与身体伦理学

三、商谈伦理话伦理学

四、中国医学伦理学与对学的理论发展

2.重点:

1)生命观与死亡观

2医学伦理学的基本理论及其他理论

3.难点:

1死亡文化和科学死亡观

2)医学伦理学的其他理论

(三)教学内容

1.了解

医学伦理学的其他理论:伦理相对主义、境遇伦理学、生命政治学、身体伦理学、商谈伦理学与对话伦理学等。

2.熟悉

生命神圣论、生命质量论和生命价值论的发展过程;死亡文化和科学死亡观。

3.掌握

美德论的内涵、运用和评价;功利论的内涵、运用和评价;道义论的内涵、运用和评价。

(四)思考题

1.分析生命观与死亡观之间的关系。

2.比较中国的德性论与西方的德性论。

3.分析美德论、后果论与道义论各自的理论优势和不足。

4.对于新的医学伦理学形态,除了文中提到的,你还知道哪些医学伦理学理论?

(五)参考书目与文献索引

1《临床案例伦理分析》, 李恩昌等编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

2《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陕西:西安交大杂志社月刊。

3.《认真对待权利》, 德沃金著,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

4.《自由、权利和社会正义》, 范伯格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

5.《后现代道德》, 利奥塔著,北京:学林出版社2000年。 

 

 

  医学伦理学的原则与规范

 

(一)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医德基本原则提出的背景以及社会主义医德基本原则在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的体现;熟悉社会主义医德基本原则的内容,医学道德规范的实现;掌握医学伦理四原则的含义、内容及要求;医学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

(二)知识点提示

1.主要知识点:

第一节 医德基本原则

一、我国医德基本原则的提出及其历史背景

二、医德基本原则的内容

三、医德基本原则在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中的体现

第二节 医学伦理原则

一、医学伦理原则概述

二、医学伦理原则-尊重原则、有利原则、不伤害原则、公正原则

三、医学伦理原则的应用

第三节 医学道德规范

一、医学道德规范的含义级及本质

二、国际、国内主要医学道德规范

2.重点:

1)医德基本原则的内容

2)医学伦理原则

3)医学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

3.难点:

1)医学伦理原则的应用

2)国际、国内主要医学道德规范

(三)教学内容

1.掌握

医学伦理四原则的含义、内容及要求;医学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

2.熟悉

社会主义医德基本原则的内容;医学道德规范的实现。

3.了解

医学道德规范文件简介;社会主义医德基本原则提出的背景;社会主义医德基本原则在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的体现。

(四)思考题

1.试述我国医德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

2.试述我国医德基本规范的主要内容。

3.在医疗实践中有可能会面临哪些医学伦理原则间的冲突?

4.试述医学伦理四原则的基本内涵及要求。

(五)参考书目与文献索引

1.《新科学观》,沈铭贤著,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 

2.《科学哲学导论》,沈铭贤王森洋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

3.《普罗米修斯还是浮士德一一科技社会的伦理学》,周昌忠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

4.《对医学的本质和价值的探索》,邱仁宗编,北京:知识出版社,1986年 

5.《医学的思维和方法》,邱仁宗等编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年 

6.《中西文化中的生死观》,许志伟等著,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年

 

 

   医疗人际关系理论

 

(一)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协调医务人员之间的道德要求;熟悉医患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以及医患关系的基本模式;掌握医患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性质。

(二)知识点提示

1.主要知识点:

第一节 医患关系

一、医患关系的含义及特点

二、医患关系的伦理属性

、医患关系的伦理模式

医患双方的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伦理要求

第二节 医际关系

一、医际关系的概念及特点

二、处理好医务人员之间关系的意义

三、构建和谐医际关系的伦理要求

2.重点:

(1)医患关系的伦理属性与模式

(2)医患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3)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道德要求

3.难点:

1)医患关系的伦理模式

2)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道德要求

(三)教学内容

1.了解

医患关系和医际关系的含义和特点

2.熟悉

医患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医患关系的基本模式。

3.掌握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和医际关系伦理要求

(四)思考题

1.医师为什么不应按照处理一般人际关系的方法处理医患关系?

2.试从权利与义务的视角分析医患之间的利益冲突并举例分析。

3.试举例说明医务人员之间关系的处理对医患关系的影响。

(五)参考书目与文献索引

1.《凝视之爱:柯医学历史哲学论稿》,于奇智著,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

2《伦理智慧》,甘绍平著,中国发展出版社,2000年

3.《应用伦理学前沿问题研究》,甘绍平著,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

4.《现代科学与伦理世界一道德哲学的探索与反思》,张华夏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

5.《生物学哲学》,胡文耕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6.《人类遗传学概论》,赵寿元等著,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

 

   临床诊疗伦理

 

(一)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临床诊疗的伦理原则;熟悉问诊、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急救的伦理要求;掌握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的伦理要求。

(二)知识点提示

1.主要知识点:

第一节 临床诊疗的伦理原则

一、患者至上原则

二、最优化原则

三、知情同意原则

四、保密守信原则

第二节 临床诊断的伦理要求

一、询问病史的伦理要求

二、体格检查的伦理要求

三、辅助检查的伦理要求

第三节 临床治疗的伦理要求

一、药物治疗的伦理要求

二、手术治疗的伦理要求

临床急救的伦理要求

一、临床急救工作的特点

二、临床急救的伦理要求

1.重点:

1)临床诊疗的伦理原则

2)询问病史、辅助检查的伦理要求

3)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的伦理要求

2难点:

1)最优化原则的道德实质

2)知情同意原则与保密守信原则的权衡

3)辅助检查的伦理要求

(三)教学内容

1.了解

临床诊疗的伦理原则。

2.熟悉

问诊、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急救的伦理要求。

3.掌握

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的伦理要求。

(四)思考题

1.在临床诊断中如何贯彻最优化准则?

2.辅助检查的伦理要求有哪些?

3.在手术治疗中应遵循哪些伦理要求?

(五)参考书目与文献索引

1.《后现代卫生经济伦理学》,孙慕义著,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 

2.《科技伦理学》,徐少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3《社会医学理论与实践》,何廷尉编四川科技出版社,1991年

4.《高新技术知识产权的保护和产业化》,李兆阳著,华夏出版社,2002年

5.《基督教神学范畴:历史的和文化的比较》,张庆熊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第六章   公共卫生伦理与健康伦理 

 

(一)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公共卫生伦理的含义和基本特点、健康伦理的健康伦理的含义熟悉公共卫生伦理原则、健康伦理的原则、全球健康和“健康中国”战略的伦理意蕴;掌握公共卫生的伦理难题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传染病、职业病、地方病防控的伦理要求。

(二)知识点提示

1.主要知识点:

第一节 公共卫生伦理的概念和理论基础

一、公共卫生伦理的概念

二、公共卫生伦理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公共卫生伦理原则

一、全社会参与原则

二、社会公益原则

三、社会公正原则

四、互助协同原则

五、信息公开原则

第三节 公共卫生工作的伦理要求

一、疾病防控的伦理要求

二、职业性损害防控的伦理要求

三、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伦理要求

四、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伦理要求

健康伦理

一、健康伦理的含义及道德要求

二、健康权利

三、健康责任

2.重点:

1)健康伦理的基本内容

2)公共卫生的伦理原则与伦理价值

3)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传染病、职业病、地方病防控的伦理要求

3.难点:

1)全球健康和“健康中国”战略的伦理意蕴

2)公共卫生的伦理难题

3)伦理原则用于分析和处理相关问题

(三)教学内容

1.了解

健康伦理的基本内容;公共卫生的伦理原则;伦理原则用于分析和处理相关问题。

2.熟悉

全球健康和“健康中国”战略的伦理意蕴;公共卫生的伦理价值。

3.掌握

公共卫生的伦理难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传染病、职业病、地方病防控的伦理要求。

(四)思考题

1.简述健康伦理的基本内容。

2.试析健康中国建设的伦理意蕴。

3.对比分析公共卫生伦理与生命伦理的原则差异。

(五)参考书目与文献索引

1.《面向21世纪生命科学发展前沿》,李宝健编广东科技出版社,1996年 

2《生命科学的伦理困惑》,刘学礼著,上海科技出版社,2001年 

3.《人的问题》,托马斯.内格尔著,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年

4.《生物伦理学》,高崇明,张爱琴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5.《高技术时代的人文忧患》,肖峰著,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

 

 

 

 生殖伦理

 

(一)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计划生育的道德依据,计划生育的历史与现实,优生与优生学说,优生的伦理争议,辅助生殖技术的伦理争议;熟悉计划生育伦理,生育控制措施伦理,优生措施伦理;掌握计划生育的概念,生育控制的伦理原则以及辅助生殖技术应用的伦理准则。

(二)知识点提示

1.主要知识点:

第一节 计划生育伦理

一、人口与计划生育(家庭计划)伦理

二、生育控制措施伦理

三、生育控制的伦理原则

第二节 优生优育伦理

一、优生与优生学说

二、优生的伦理争议

三、优生措施伦理

第三节 辅助生殖伦理

一、辅助生殖技术概述

二、辅助生殖技术的伦理价值

三、辅助生殖技术应用的伦理准则

四、辅助生殖技术的伦理争议

2.重点:

1)计划生育的概念

2)生育控制的伦理原则

3)优生措施伦理

4)辅助生殖技术应用的伦理准则。

3.难点:

1)生育控制措施伦理

2)优生的伦理争议

3)辅助生殖技术的伦理争议

(三)教学内容

1.了解

计划生育的道德依据;计划生育的历史与现实;优生与优生学说;优生的伦理争议;辅助生殖技术的伦理争议。

2. 熟悉

计划生育伦理;生育控制措施伦理;优生措施伦理;辅助生殖技术概述。

2. 掌握

计划生育的概念;生育控制的伦理原则;辅助生殖技术的伦理价值;辅助生殖技术应用的伦理准则。

(四)思考题

1.试论述计划生育的道德依据。

2.分析消极优生与积极优生中的具体伦理问题。

3.简述辅助生殖技术和人类精子库的伦理准则。

(五)参考书目与文献索引

1.《健康社会学》,F.D.沃林斯基著,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 

2.《从体液论到医学科学》,.杜菲著,山东:青岛出版社,2000年

3.《人之书:人类基因组计划透视》,沃尔特.博德默尔,罗宾.麦凯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4.《基础科学与技术创新:巴斯德象限》,D.E.司托克斯著,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年

5.《反杜林论》,恩格斯著,北京:人民出版社,1970年。

 

 

 人体器官移植伦理

 

(一)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人体器官移植技术的发展历史,移植器官的来源,人体器官移植的伦理辩护与伦理悖论;熟悉器官来源与器官分配的伦理问题,人体器官移植现行国际伦理规范;掌握我国人体器官移植的伦理法律规范中关于器官来源、器官取得程序的规定,我国人体器官移植的伦理原则。

(二)知识点提示

  1. 主要知识点:                     

 第一节 人体器官移植伦理

一、器官移植技术概述

二、人体器官移植的伦理辩护

三、人体器官移植的伦理争辩

第二节 人体的移植器官来源与器官分配伦理

一、器官来源伦理

二、器官分配伦理

第三节 人体器官移植的伦理规范与法律规范

一、人体器官移植现行国际伦理规范

二、我国人体器官移植的伦理法律规范

三、我国人体器官移植的伦理原则

2. 重点:

1)器官移植技术概述

2)人体器官移植现行国际伦理规范

3)我国人体器官移植的伦理原则。

3.难点:

1)人体器官移植的伦理辩护与伦理悖论

2)器官来源与器官分配的伦理问题

(三)教学内容

   1. 了解

人体器官移植技术的发展历史;移植器官的来源;人体器官移植的伦理辩护与伦理悖论。

2.熟悉

器官来源与器官分配的伦理问题;人体器官移植现行国际伦理规范。

3.掌握

我国人体器官移植的伦理法律规范中关于器官来源、器官取得程序的规定;我国人体器官移植的伦理原则。

(四)思考题

1.为什么人体器官移植能够得到伦理辩护?

2.简述尸体器官移植存在的伦理争论。

3.为什么移植器官的来源不能商业化?我国器官移植的法规为此做了哪些规定?

4.简述我国尸体器官分配与共享的规定。

5.简述我国人体器官移植的伦理原则。

(五)参考书目与文献索引

1.《桥科学与宗教》,泰德.彼得斯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2.《鼠、蝇、人与遗传学》,弗朗索比.雅各布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实验医学研究导论》,克劳德.伯尔纳,北京:知识出版社,1985年

4.《新的综合一一社会生物学》,威尔逊著,李昆峰编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

 

 

  死亡伦理

 

(一)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死亡的概念,安乐死的历史演变,安宁疗护的开创及特点;熟悉心肺死亡标准,脑死亡标准,安乐死的含义,安乐死的分类,安宁疗护的定义;

掌握脑死亡诊断标准的伦理价值和意义,安乐死的伦理争议,安宁疗护的伦理价值,安宁疗护的伦理要求。

(二)知识点提示

1. 主要知识点:  

第一节 死亡诊断标准伦理

一、死亡的概念

二、死亡诊断的标准

三、脑死亡诊断标准的伦理价值和意义

第二节 安乐死伦理

一、安乐死概述

二、安乐死的伦理争议

第三节 安宁疗护伦理

一、安宁疗护概述

二、安宁疗护的伦理价值

三、安宁疗护的伦理要求

2.重点:

1)死亡、安乐死、安宁疗护的概念

2)死亡诊断与脑死亡的标准

3)安乐死的伦理争议

4)安宁疗护的伦理价值与伦理要求

3.难点:

1)死亡诊断与脑死亡的标准

2)安乐死的伦理争议

3)安宁疗护的伦理价值与伦理要求

(三)教学内容

1.了解

死亡的概念;安乐死的历史演变;安宁疗护的开创及特点。

2.熟悉

心肺死亡标准;脑死亡标准;安乐死的含义;安乐死的分类;安宁疗护的定义。

3.掌握

脑死亡诊断标准的伦理价值和意义;安乐死的伦理争议;安宁疗护的伦理价值;安宁疗护的伦理要求。

(四)思考题

1.何谓脑死亡标准?其伦理价值和意义何在?

2.安乐死的概念是什么?通常如何进行分类?

3.安乐死存在哪些伦理争议?

4.简述安宁疗护的概念及其特点。

5.安宁疗护的伦理价值及其伦理要求是什么?

(五)参考书目与文献索引

1《生命问题一一现代生物学思想评价》,路德维希一冯.贝特朗菲著,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

2《生命科学史》,洛伊斯.N.玛格纳著,湖北: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5年 

3《二十一世纪的生命科学》,G.E.艾伦著,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

 

第十章  医学科研伦理

 

(一)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医学科研中的利益冲突与义务冲突、动物实验的意义、人体试验正当性的伦理辩护;熟悉医学科研人员的道德规范、动物实验的伦理争议、人体试验中的伦理问题;掌握医学科研学术不端行为的表现、医学科研人员道德规范、动物实验的伦理原则以及人体试验的伦理原则。

(二)知识点提示

1. 主要知识点:

 第一节 科研诚信与医学科研人员道德规范

一、医学科研中的矛盾冲突

二、医学科研中的学术不端行为

三、医学科研人员的道德规范

第二节 动物实验伦理

一、动物实验概述

二、动物实验的伦理观点

三、动物实验的伦理原则

第三节 人体试验伦理

一、人体试验概述

二、人体试验中的伦理问题

三、人体试验的伦理原则

2.重点:

1)医学科研学术不端行为的表现

2)医学科研人员道德规范

3)动物实验的伦理原则

4)人体试验的伦理原则

3.难点:

1)动物实验的伦理争议

2)人体试验中的伦理问题

(三)教学内容

1.了解

医学科研中的利益冲突与义务冲突;动物实验的意义;人体试验正当性的伦理辩护。

2.熟悉

医学科研人员的道德规范;动物实验的伦理争议;人体试验中的伦理问题。

3.掌握

医学科研学术不端行为的表现;医学科研人员道德规范;动物实验的伦理原则;人体试验的伦理原则。

(四)思考题

1.我国法规中对不同类型医学伦理委员会的组成和职能有哪些要求?

2.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的内容与标准是什么?

3、如何遵循“4R原则”和“五大自由”理论进行动物实验伦理审查?

4.人体器官移植、人类辅助生殖和医疗新技术的伦理审查有哪些特点?

5.干细胞临床研究伦理委员会的分类及伦理审查的重点是什么?

(五)参考书目与文献索引

1.《西方思想宝库》,莫蒂默.艾德勒著,吉林人民出版社,1988年

2.科学与社会秩序》,巴伯著,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

3.《十七世纪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罗伯特.金.默顿著,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

 

第十  前沿医学技术伦理

 

(一)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基因概述、互联网医疗、干细胞治疗的分类;熟悉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伦理问题、干细胞治疗存在的问题、医疗信息化伦理、医疗人工智能伦理;掌握基因诊断的伦理、基因治疗的伦理、人的胚胎干细胞研究与应用的伦理争论以及人的胚胎干细胞研究与应用的伦理规范

(二)知识点提示

1. 主要知识点:

第一节 基因伦理

一、基因科学与技术的生命伦理审视

二、基因诊断伦理

三、基因治疗伦理

第二节 人类干细胞研究与应用伦理

一、人类干细胞研究概述

二、人类干细胞临床前研究伦理

三、人类干细胞临床实验及其应用伦理

第三节 数字医疗伦理

一、医疗信息化伦理

二、“互联网+医疗”伦理

三、医疗人工智能伦理

2.重点:

1)基因诊断与治疗的伦理

2)人的胚胎干细胞研究与应用的伦理规范

3)人的胚胎干细胞研究与应用的伦理争论

3.难点:

1)人的胚胎干细胞研究与应用的伦理争论

2)人的胚胎干细胞研究与应用的伦理规范

(三)教学内容

1.了解

基因概述;互联网医疗;干细胞治疗的分类。

2.熟悉

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伦理问题;干细胞治疗存在的问题;医疗信息化伦理;医疗人工智能伦理。

3.掌握

基因诊断的伦理;基因治疗的伦理;人的胚胎干细胞研究与应用的伦理争论;人的胚胎干细胞研究与应用的伦理规范

(四)思考题

1.试述基因决定论,它与“优生学”有何关联?

2.简述基因诊断的分类及其引发的伦理问题。

3.简述基因治疗的分类及其基因治疗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4.为什么胚胎干细胞研究会引起如此激烈的伦理争论?争论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导致歧义的原因又是什么?

(五)参考书目与文献索引

1.《克隆一一通往多利之路及展望》,吉娜.科拉塔著,上海科技出版社,2000年

2.DNA和命运:人类行为的天性和教养》,格兰特.斯蒂恩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

3.《高科技,高思维一一科技与人性意义的追寻》,约翰.奈斯比特著,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年

4.《探索伦理学:通向善恶王国的旅行》,布伦达.阿尔蒙德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教学时数安排

(一)教学内容及学时

课序

内容概要

学时

1

第一讲    伦理学与医学伦理学

2

2

第二    医学伦理学的基本观点和理论

2

3

第三    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和规范

2

4

实践

2

5

第四讲    医疗人际关系伦理

2

6

第五    临床诊疗伦理

4

7

实践

2

8

第六    公共卫生伦理

2

9

第七    生殖伦理

2

10

第八讲    人体器官移植伦理

2

11

实践

2

12

第九讲    死亡伦理

2

13

第十讲    医学科研伦理

2

14

第十  前沿医学技术伦理

2

 

考试

2

合计

 

32

 

五、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

【考核类型】考试

【考核方式】闭卷

【成绩评定】采用多元多维考核方式,学生成绩考核由个部分构成:第一,期末以闭卷形式进行理论考试,占期评成绩的60%;第二,平时成绩占期评成绩的40%,平时成绩由课堂表现、实践作业、考勤等组成。 

 

 

 

 

上一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大纲
下一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