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编号:
◆英文名称:Current Affairs and Policy
◆适用专业:所有专业
◆总 学 时:32学时,其中理论教学28学时,实践教学4学时
一、课程简介
“形势与政策”课是理论武装时效性、释疑解惑针对性、教育引导综合性都很强的一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新时代国内外形势,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面临的历史性机遇和挑战的核心课程,是第一时间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引导大学生准确理解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重要渠道。
通过形势政策教育,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及时了解和正确对待国内外重大时事,正确认识世情、国情和省情。使大学生在新时代深化改革的环境下具有坚定的立场,学会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形势,掌握时代脉搏,珍惜和维护国家稳定的大局,激发爱国主义热情,增强民族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了解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熟悉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基本国情;了解国内外形势及其热点难点问题
(二)能力目标:通过了解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方针政策等,能大致把握国家发展的基本态势;通过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能领会国家工作的基本部署;通过了解国内外形势及热点难点问题,能大致了解国内外动态,以及国家应对策略,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下具有坚定的立场、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和适应能力
(三)情感/课程思政目标:通过课程讲授,能深切的感受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党和国家政府围绕五位一体进行的不懈努力。通过讲授国家发展的生动实践,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进一步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三、前导课程及后续课程
前导课程: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后续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四、教学方式与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视频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比较法等
五、教学时数安排
理论课 |
|
内容概要(具体的专题内容根据每个学期的讲稿确定) |
授课形式 |
学时 |
大一上学期 |
专题一 |
讲授 |
2 |
专题二 |
讲授 |
2 |
专题三 |
讲授 |
2 |
实践 |
实践 |
2 |
大一下学期 |
专题一 |
讲授 |
2 |
专题二 |
讲授 |
2 |
专题三 |
讲授 |
2 |
专题四 |
讲授 |
2 |
大二上学期 |
专题一 |
讲授 |
2 |
专题二 |
讲授 |
2 |
专题三 |
讲授 |
2 |
专题四 |
讲授 |
2 |
大二下学期 |
专题一 |
讲授 |
2 |
专题二 |
讲授 |
2 |
专题三 |
讲授 |
2 |
实践 |
实践 |
2 |
六、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
【考核类型】开卷
【考核方式】考查
【成绩评定】过程性评价(50%)+终结性评价(50%)
过程性评价:任务点学习、课堂讨论、小组活动
终结性评价:期末线上练习
具体成绩构成比如下所示:
评价类型 |
考核指标 |
观测点 |
所占比例 |
考核目的 |
过程性评价 |
任务点学习情况 |
|
10% |
课堂教学内容的进一步补充 |
课堂讨论情况 |
|
20% |
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对时政的了解理解情况 |
小组活动情况 |
|
20% |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团队合作意识 |
终结性评价 |
期末练习(线上) |
|
50% |
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整体掌握情况 |
七、教学内容概述(因每个学期教学内容不同,无法在此体现,可见每个学期的教案。)
八、选用教材、线上资源及参考书目
选用教材:教育部社科司、思政司委托中宣部时事报告杂志社编辑出版:“形势与政策”专题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