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编号:301111
◆英文名称:Red Medicine Culture
◆适用专业:适用全校本科各专业。
◆总 学 时:16学时,其中理论教学12学时,实践教学4学时。
一、课程简介
红医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谱系中的重要一员,是无数红色医务人员用生命铸就的医魂。学校结合自身办学特点及地域优势,坚持立德树人及红医育人特色,立足于红医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特开设《红医文化》课程,让红医精神渗透到医学生职业道德与职业情感教育中。本课程授课对象为全体大一新生, 学制为一学期,授课学时为16学时,学科性质为限制性选修课。
二、课程教学目标
我校大一新生通过对《红医文化》课程的学习, 能够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领悟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人民情怀以及苏区广大红色医生们“政治坚定、技术优良、无私奉献、救死扶伤、艰苦奋斗、勇于开创”的伟大精神,体会共产党的发展来之不易、新中国的建设来之不易、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来之不易, 从而更加坚定同学们爱党、爱国、爱校的信念。
三、课程意义
通过《红医文化》的讲授,带领学生探寻人民医疗卫生工作的历史,总结中央苏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经验,对于进一步传承红色基因,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坚定医学生崇高的理想信念。利用红医精神帮助医学生树立共产主义崇高的理想信念和坚定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心。
(2)有利于提高医学生应对困难和挑战的能力。大力弘扬红医精神,把革命先烈的光辉事迹传播出去,提高医学生战胜困难和挫折的能力,塑造健全的人格。
(3)有利于培养医学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情操。“服务军民、一心赴救”是红医精神的重要内容,以此来培养医学生“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从医态度。
(4)有利于引导医学生激发不懈进取的创新精神。通过弘扬红医精神,以此来激发医学生的创造能力,使他们的潜能能够得到充分释放。
四、前导课程及后续课程
《红医文化》课程开设于第一学期,同学们刚刚步入校园。作为本校特色课程,红医文化是医学教育立足基层、服务百姓的文化根基。同学们通过《红医文化》课程的学习,了解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对医疗卫生事业的基本立场和价值追求,从而让自己在未来几年的大学生涯中坚定自己的初心和目标,用实际行动传承红医精神、赓续红色基因、不负时代使命。
五、教学方式与方法
线上线下融合教学、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博物馆 现场教学
六、教学时数安排
|
教学形式 |
课时 |
备注 |
1 |
线上教学 |
6 |
学生通过学习通进行线上学习 |
2 |
线下教学 |
6 |
课堂讲授 |
3 |
社会实践 |
4 |
到红色卫生史博物馆、瑞金、兴国等地参观 |
合计 |
16 |
|
七、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
【考核类型】拍摄微视频、微课堂、情景剧等
【考核方式】实践
【成绩评定】百分制;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占30%
终结性评价:占70%
具体成绩构成比如下所示:
评价类型 |
考核指标 |
观测点 |
所占比例 |
考核目的 |
过程性评价 |
观后感 |
参观红色卫生史博物馆,写一篇观后感 |
10% |
学生参观完红色卫生史博物馆的体会、感悟 |
课堂表现 |
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教学活动 |
10% |
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
考勤 |
旷课、迟到、早退 |
10% |
学生上课积极性 |
终结性评价 |
拍摄微视频 |
学生进行微课堂、微视频的拍摄 |
70% |
学生通过拍摄微视频表现出自己对红医文化知识的理解 |
八、教学内容概述
线上教学专题(6学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在线上视听学习的过程中感受红医文化具有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凝聚力。
(2)在线上视听学习的过程中理解在传承与弘扬红医文化中更好赓续红医精神的使命任务。
2、能力目标
(1)学习能力,能够发挥自己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主动进行课前预习、课后复习。
(2)能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改进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明白红医精神的时代价值,加深对学校办学宗旨“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社会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的认同,增强学习的动力和热情。
(2)能理解国家对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视,切实感受到医生在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服务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 红医文化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
(2) 红医文化的时代价值。
2.难点:红医文化的核心要义。
(三)教学内容
1、介绍开设《红医文化》课程的背景、目的、意义以及教学要求
(1)《红医文化》课程的背景
(2)《红医文化》课程的目的
(3)《红医文化》课程的意义
(4)《红医文化》课程的要求
2、专题教学
(1)红医精神的内涵
(2)红医文化的时代价值
3、情境思政课系列:永远的红医
(1)信仰之光
(2)医术之道
(3)医者之魂
(4)开拓创新
4.自行线上学习15个红医故事
线下教学专题(6学时)
专题一:中央苏区——人民共和国从这里走来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通过本专题的学习理解中央苏区医疗卫生工作的发展历程。
(2)通过本专题的学习领悟中央苏区医疗卫生工作的具体内容。
(3)通过本专题的学习认识中央苏区医疗卫生工作的历史地位。
2、能力目标
(1)学习能力,能够发挥自己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主动进行课前预习、课后复习。
(2)能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改进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明白中央苏区医疗卫生工作尤其不易,增强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建立起把自身小我融入到社会大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能理解中国共产党“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感悟苏区广大红色医生们“政治坚定、技术优良、无私奉献、救死扶伤,艰苦奋斗、勇于开创”的伟大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中央苏区建立前赣西、闽西的医疗卫生状况。
(2)中央苏区医疗卫生建设与发展的历史脉络。
2.难点:中央苏区医疗卫生建设与发展的具体方面。
(三)教学内容
1、上专题回顾与本专题导入
(1)回顾线上学习的相关内容
(2)本专题导入、中央苏区医疗卫生工作的历史功绩
2、中央苏区建立前赣南、闽西的医疗卫生状况
(1)中央苏区建立前的时代背景
(2)中央苏区建立前赣南闽西的自然环境、风俗习惯、医疗卫生状况
3、战火中的红色卫生建设与发展
(1)创办红色医院
(2)建立卫生管理机构
(3)健全规章制度
(4)加强医疗卫生队伍建设
(5)开展卫生运动
(6)保障药材供应
(四)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多媒体教学、案例法、讨论法
专题二:中央苏区医疗卫生工作的历史功绩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通过本专题的学习理解中央苏区卫生工作的历史功绩。
(2)通过本专题的学习领悟中央苏区工作在哪些具体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
(3)通过本专题的学习认识中央苏区卫生工作在我国革命和医疗卫生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2、能力目标
(1)学习能力,能够发挥自己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主动进行课前预习、课后复习。
(2)能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改进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明白中央苏区医疗卫生工作在中国革命和医疗卫生发展史上具有的重要历史地位,强化专业归属感、使命感,增强学习的动力和热情。
(2)进一步加深对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的理解,感悟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健康放在重要位置。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总结中央苏区医疗卫生工作的历史功绩。
(2)展现中央苏区医疗卫生工作历史功绩的具体内容。
2.难点:在梳理中央苏区医疗卫生工作实践中总结、提炼出具体的历史功绩。
(三)教学内容
1、线上学习回顾与本专题导入
(1)回顾专题一、专题二的相关内容
(2)本专题导入、中央苏区医疗卫生工作的历史成绩
2、救治了大量红军伤病员
(1)历次反“围剿”的基本情况
(2)历次反“围剿”前后救治工作的情况概述
(3)历次反“围剿”前后救治工作的救护部署
3、保障了民众生命健康(15分钟)
(1)中央苏区时期卫生运动的基本情况
(2)中央苏区时期卫生运动的实际成效
4、开创了人民医疗卫生事业的先河
(1)中央苏区医疗卫生工作的方针原则
(2)中央苏区医疗卫生工作的实践经验
(3)中央苏区医疗卫生工作的人才资源
5、孕育了伟大的红医精神(20分钟)
(1)文化与精神的联系与区别
(2)红医精神的主要内涵
(四)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多媒体教学、案例法、讨论法
专题三:中央苏区卫生工作的基本经验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通过本专题的学习理解总结中央苏区医疗卫生工作基本经验的意义重大。
(2)通过本专题的学习领悟中央苏区医疗卫生工作具有哪些基本经验。
(3)通过本专题的学习认识中央苏区医疗卫生工作的基本经验对于新时代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具有哪些重要启示。
2、能力目标
(1)学习能力,能够发挥自己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主动进行课前预习、课后复习。
(2)能提高学生的总结和概括能力。
3、情感目标
(1)明白中央苏区医疗卫生工作从哪些方面进行基本经验总结,增强学习的热情,建立起自身学习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强化对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信心,感悟中央苏区医疗卫生工作基本经验对于新时代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总结中央苏区医疗卫生工作的基本经验。
(2)展现中央苏区医疗卫生工作基本经验的具体表现。
2.难点:在梳理中央苏区医疗卫生工作实践、功绩中总结、凝练出中央苏区医疗卫生工作的基本经验。
(三)教学内容
1、线上学习回顾与本专题导入
(1)回顾专题二、专题三等专题学习的相关内容
(2)本专题导入
2、党的领导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
(1)确立了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
(2)保证了医疗卫生的政治本色
(3)实现医疗卫生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3、人民群众的支持是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基础前提
(1)苏区群众的支援保护
(2)苏区群众的舍身相助
4、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必要途径
(1)医疗器材
(2)医疗技术人员
(3)组织机构
5、预防为主,中西医结合是保障居民健康的有效方法
(1)卫生防疫知识的全民教育
(2)开展群众性卫生运动
(3)“用中西两法治疗”的思想
(四)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多媒体教学、案例法、讨论法
九、选用教材、线上资源及参考书目
(一)选用教材
《中央苏区医疗卫生简史》,李恭进主编,江西人民出版社,2023年10月。本教材是我校教师编写的校本教材,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中央苏区军民筚路蓝缕启山林,栉风沐雨勇前行的感人情景,注重将红医精神作为重要思政元素,融入学校其他课程思政教育之中。
(二)线上资源
通过学习通开设了线上课程《红医文化》,含授课视频总数量达30个,时长约300余分钟,非视频资源21个。
(三)参考书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文集》,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2.毛泽东著:《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编:《毛泽东军事文集(第1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4.江西省档案馆、中共江西省委党校党史教研室选编:《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江西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5.陈毅、肖华主编:《回忆中央苏区》,江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6.余伯流、凌步机:《中央苏区史》,江西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7.张汝光、郭劳夫、何曼秋编著:《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工作史略》,解放军出版社1989年版。
8.高恩显著:《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工作史》,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年版。
9.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编:《创业维艰·回忆红军时期的卫生工作》,人民军医出版社1983年版。
10.高恩显、高良、陈锦石编:《新中国预防医学历史资料选编(一)》,人民军医出版社1986年版。
11.王冠良、高恩显主编:《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教育史》,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12.余伯流、陈钢著:《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全史》,江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13.曾庆圭主编:《宁都起义》,军事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4.庄春贤著:《赣粤边三年游击战争史》,中共党史出版社2016年版。
15.郑志锋著:《革命根据地时期的卫生制度研究》,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博士论文。
16.赣南师范学院、江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编:《江西苏区教育资料汇编》(赣南师范学院1985年印)。
17.王坚著:《浴血归龙山》,解放军出版社2011年版。